糖尿病眼通常是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控制血糖、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方式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有关。
1、控制血糖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是治疗基础。通过饮食调整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配合适当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或胰岛素注射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血糖控制达标可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
2、激光治疗视网膜光凝术通过激光封闭渗漏血管或破坏缺氧区域,适用于非增殖期或早期增殖期病变。全视网膜光凝可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风险,局部光凝用于黄斑水肿治疗。激光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眼底,评估疗效及病情变化。
3、玻璃体切除术针对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晚期并发症,需手术清除混浊玻璃体并修复视网膜。术中可能联合眼内激光或气体填充,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促进视网膜复位。该手术可改善视力预后但无法逆转已损伤的视功能。
4、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药物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减轻黄斑水肿。每月注射1次,连续3-6次后根据疗效调整方案。治疗期间需监测眼压及炎症反应,联合激光治疗可增强效果。
5、糖皮质激素治疗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植入剂适用于顽固性糖尿病黄斑水肿,通过缓释激素抑制炎症反应。疗效可持续数月,但可能引发青光眼、白内障等副作用。需严格筛查禁忌证并定期随访眼压变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合并高血压或肾病者需加强监测。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眼底出血。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