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脆弱易碎可能与遗传因素、牙釉质发育不良、龋齿、牙周病、长期酸性饮食等因素有关。牙齿脆弱易碎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缺损、冷热敏感、咀嚼无力等症状,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调整饮食、使用含氟牙膏、专业修复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基因缺陷导致牙釉质结构异常,表现为先天性釉质发育不全。这类患者牙齿矿化程度低,釉质层薄且多孔,容易发生崩裂。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使用高氟浓度护牙产品如氟化钠凝胶辅助增强釉质抗酸能力,避免进食过硬食物。
2、牙釉质损伤长期磨牙、刷牙力度过大或使用硬毛牙刷会造成釉质机械性磨损。釉质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一旦损耗不可再生,导致牙本质暴露引发敏感和碎裂。推荐改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夜间磨牙者需佩戴咬合垫,必要时可进行树脂渗透或瓷贴面修复。
3、龋齿破坏致龋菌代谢产酸会溶解釉质羟基磷灰石晶体,形成龋洞后削弱牙齿整体强度。未及时治疗的邻面龋或根面龋可能导致牙齿大范围缺损甚至折裂。除常规充填治疗外,可配合使用氟化亚锡漱口水抑制细菌活性,严重缺损需采用嵌体或全冠修复。
4、牙周病进展慢性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使牙齿支持组织减少。失去骨支撑的牙齿在咬合压力下容易发生断裂,尤其常见于后牙区。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晚期松动牙可能需要夹板固定或拔除后种植修复。
5、酸性侵蚀频繁摄入碳酸饮料、柑橘类水果或胃酸反流会造成牙齿化学性腐蚀。酸性环境使釉质脱矿变软,长期可导致切端透明化或凹陷性缺损。建议饮用酸性饮品后及时清水漱口,使用含硝酸钾的抗敏感牙膏如舒适达专业修复系列,重度缺损需进行复合树脂粘接修复。
日常应避免用牙齿开瓶盖、咬硬物等行为,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牙与口腔检查。饮食注意钙磷平衡,适当增加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出现明显缺损或疼痛时需及时就诊,根据缺损范围选择玻璃离子充填、嵌体冠修复等治疗方式,严重牙体折裂可能需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