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中医治疗可采用中药内服、针灸、熏蒸、穴位按摩、饮食调理等方法。干眼症在中医属白涩症范畴,多与肝肾阴虚、肺阴不足或气血亏虚有关,需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肝肾阴虚型常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含枸杞子、菊花、熟地黄等成分;肺阴不足型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含麦冬、沙参等药材;气血两虚者适用八珍汤。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方剂,避免自行用药。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胃肠不适,需饭后温服。
2、针灸疗法主穴取睛明、攒竹、太阳等眼周穴位,配合远端取穴如太溪、三阴交等。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留针时间约20分钟。针灸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泪液分泌,但对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3次,10次为一个疗程。
3、中药熏蒸选用菊花、密蒙花、谷精草等具有明目功效的中药材,煎煮后用药液蒸汽熏蒸双眼。熏蒸时需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每次15分钟为宜。该方法能直接作用于眼表,缓解干涩症状,但急性结膜炎发作期禁用。可配合热敷增强效果。
4、穴位按摩重点按摩睛明、四白、丝竹空等穴位,采用指腹环形按压法,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按摩前需清洁双手并修剪指甲,力度以酸胀感为度。长期坚持可改善眼周气血运行,但眼部皮肤破损或炎症时应暂停。建议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
5、饮食调理多食用枸杞、蓝莓、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适量增加核桃、深海鱼等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材。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煎炸食品。可配合决明子茶、菊花茶等代茶饮,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饮用凉性药茶。
中医治疗干眼症需坚持3个月以上方能显效,治疗期间应避免长时间用眼,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注意环境湿度调节,必要时使用加湿器。若出现眼红、疼痛等加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人工泪液可短期缓解症状,中医则侧重整体调理,两者配合效果更佳。日常可做眼球转动操促进泪液分布,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