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导致全身多系统并发症,常见受累部位包括视网膜、肾脏、神经、心血管及足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足等。
1、视网膜病变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或飞蚊症,进展期可能出现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确诊,治疗包括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激光光凝术。患者应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
2、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发病与肾小球高滤过、氧化应激有关,常用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延缓进展。建议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3、周围神经病变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是典型症状,与山梨醇代谢异常、神经营养障碍相关。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使用普瑞巴林胶囊镇痛。日常需避免烫伤和机械损伤,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4、心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显著增加,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控制目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建议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心脏功能。
5、糖尿病足神经缺血性溃疡易继发感染,严重时需截肢。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包括清创术、负压引流技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选择透气鞋袜,避免赤脚行走。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监测体系,包括每日空腹及餐后血糖监测、每季度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饮食上采用低升糖指数食物分餐制,如燕麦、糙米搭配绿叶蔬菜。运动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出现视力骤降、水肿、胸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通过综合管理可显著延缓并发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