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一般持续3-7天结束。月经持续时间与个体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等因素有关,若超过10天或伴随异常症状需就医。
月经周期通常以出血第一天为起点,多数女性经期持续3-5天,此时子宫内膜完成周期性脱落,出血量逐渐减少至停止。经期第1-2天可能出现下腹坠胀、腰酸等不适,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部分女性因激素波动或体质差异,经期可能延长至6-7天,但每日出血量应呈现递减趋势。经期结束后,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为下次月经做准备。
若月经持续超过7天且出血量无明显减少,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相关。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也会导致经期延长。长期使用避孕药、宫内节育器放置不当等医源性因素也可能影响经期时长。异常子宫出血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或激素检测明确病因。
经期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1-2次,避免盆浴或阴道冲洗。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以防感染。饮食上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补充经期流失的铁元素。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但可进行散步、瑜伽等舒缓活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若出现经血颜色发黑、大量血块或严重腹痛,应及时至妇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