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子宫肌瘤无需切除整个子宫,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肌瘤大小、位置、症状及患者生育需求综合决定。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控制、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聚焦超声消融及子宫切除术。
1、药物控制:
适用于体积较小且症状轻微的肌瘤,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等。这类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肌瘤生长,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但停药后可能复发,需定期复查。
2、肌瘤剔除术:
适合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仅切除肌瘤组织保留子宫。术后需警惕肌瘤复发风险,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或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经期延长、盆腔压迫感等症状。
3、子宫动脉栓塞术:
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适用于不愿手术或合并基础疾病者。该微创介入治疗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暂时性下降,通常与血管解剖变异或栓塞剂扩散有关,术后需监测月经变化。
4、聚焦超声消融:
利用超声波精准消融肌瘤组织,适合肌壁间肌瘤且体积适中者。治疗无创但需多次进行,效果受肌瘤钙化程度影响,可能伴随短暂下腹酸胀等反应。
5、子宫切除术:
仅针对肌瘤巨大、症状严重或疑似恶变的高危患者。全子宫切除将导致永久性闭经,需评估心血管及骨质疏松风险,通常与多发性肌瘤快速增长或基因突变相关。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尿频加重应及时就诊。绝经后肌瘤多自然萎缩,未生育女性优先选择保留子宫方案,术后可辅以中药调理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