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出现药物不耐受、甲状腺肿大压迫症状或疑似恶性病变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适应证主要有药物治疗无效、甲状腺显著肿大伴压迫、合并甲状腺癌高风险、妊娠期需快速控制病情、患者个人意愿强烈等情况。
1、药物治疗无效长期规范使用甲巯咪唑片或丙硫氧嘧啶片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仍持续异常,或出现严重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粒细胞减少时,需考虑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这类患者可能伴随心悸、消瘦等症状,术后需终身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维持激素平衡。
2、甲状腺显著肿大当甲状腺Ⅲ度以上肿大导致气管受压出现呼吸困难,或食管受压引发吞咽困难时,推荐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前需通过甲状腺超声评估腺体体积,术中注意保护喉返神经,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需补钙治疗。
3、合并癌变高风险超声提示甲状腺结节分级4类以上,或细针穿刺活检发现可疑癌细胞时,应选择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此类手术需同步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需追加放射性碘治疗。
4、妊娠期甲亢控制孕中期甲亢患者若抗甲状腺药物剂量超过丙硫氧嘧啶片300mg/日仍无法控制症状,为避免胎儿畸形风险,可在妊娠4-6个月行限期手术。手术采用颈丛麻醉减少胎儿影响,术后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
5、患者手术意愿部分年轻患者为规避长期服药或放射性碘治疗风险,在充分知情同意后可选择手术。术前需完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术后2周开始激素替代治疗,定期复查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药量。
甲亢患者术后应保持颈部制动24小时,观察有无声嘶、手足麻木等并发症。日常需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规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并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伤口红肿、发热或心悸加重需及时返院检查。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增加颈部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