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烂的只剩牙根可通过根管治疗、桩核冠修复、拔牙后种植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嵌体修复等方式处理。牙齿残根通常由龋病、牙外伤、磨耗、酸蚀症、牙周病等原因引起。
1、根管治疗若残根长度足够且牙周组织健康,可通过根管治疗保留牙根。清除感染牙髓后填充根管,避免继发感染。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短暂疼痛或肿胀,需配合使用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2、桩核冠修复根管治疗后残留牙体薄弱时,采用金属或纤维桩插入根管增加支撑力,再制作人工牙冠恢复咀嚼功能。修复后需避免咬硬物,定期检查桩核松动情况。可能出现桩核折断或牙根裂开等并发症。
3、种植修复无法保留的残根需拔除后植入种植体,等待骨结合完成后安装牙冠。适用于单颗牙缺失且颌骨条件良好者。禁忌证包括严重骨质疏松、未控制的糖尿病等。术后需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
4、活动义齿经济条件有限或多颗牙缺失时,可制作带有基托的可摘局部义齿。依靠卡环固定在邻牙上,每日需取出清洁。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邻牙龋坏或牙槽骨吸收,需配合使用义齿清洁片、氟化钠凝胶维护口腔健康。
5、嵌体修复残根边缘位于龈上且缺损较小时,可采用黄金或瓷嵌体部分修复牙体。需磨除少量健康牙体组织,粘结后能较好恢复牙齿形态。嵌体脱落概率高于全冠修复,咀嚼时需注意力度控制。
残根患者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及软毛牙刷清洁,每餐后使用牙线清除食物残渣。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黏性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刺激。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定期拍摄X线片监测牙根状态。出现牙龈肿痛或修复体松动时须及时复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感染或邻牙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