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月经异常、压迫症状、腹部包块、不孕或流产、贫血等。
1、月经异常:
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增大宫腔面积时,可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扩张,表现为月经期大量出血,严重者可出现血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间期不规则出血。
2、压迫症状:
增大的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可能导致便秘或排便困难;压迫输尿管可能引起肾积水。特殊部位的肌瘤如宫颈肌瘤可能压迫尿道导致排尿障碍。压迫症状与肌瘤大小、生长位置密切相关。
3、腹部包块:
当肌瘤体积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时,患者可在下腹部触及质硬、形态规则的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明显。巨大肌瘤可能导致腹部膨隆,但通常无压痛。浆膜下肌瘤带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
4、不孕或流产:
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发生率约25%-40%。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肌瘤可能增加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风险。肌瘤位置接近输卵管开口时可能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
5、贫血:
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贫血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指甲脆薄等体征。血液检查显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
建议子宫肌瘤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较高的食物如蜂王浆、动物内脏等。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定期妇科检查可监测肌瘤变化,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压迫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饮食上注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菠菜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