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与静脉曲张是两种不同的静脉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病理改变。静脉炎是静脉壁的炎症反应,常伴随红肿热痛;静脉曲张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血管迂曲扩张,多表现为下肢青筋凸起。
1、病因差异静脉炎多由静脉内导管留置、外伤或血液高凝状态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损伤。静脉曲张主要因静脉瓣膜功能缺陷,长期站立或妊娠等因素增加静脉压力,使血管壁弹性减弱。两者发病机制不同,静脉炎属于急性炎症过程,静脉曲张属于慢性退行性改变。
2、症状表现静脉炎典型症状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硬结,局部皮肤发红、温度升高,触碰疼痛明显。静脉曲张以下肢浅静脉迂曲成团为主要特征,早期可能仅有沉重感,后期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溃疡。静脉炎症状起病急骤,静脉曲张进展缓慢。
3、病理特征静脉炎病理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白细胞浸润和血栓形成。静脉曲张表现为静脉壁平滑肌萎缩、胶原纤维增生,瓣膜结构破坏。静脉炎可能继发深静脉血栓,静脉曲张易合并淤血性皮炎。
4、检查方法静脉炎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血栓范围及血流状态,血液检查可见炎症指标升高。静脉曲张诊断主要依靠下肢静脉造影或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瓣膜功能不全及反流程度。两种疾病均需排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5、治疗原则静脉炎急性期需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静脉曲张轻症可用弹力袜压迫治疗,重症需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静脉炎着重控制炎症,静脉曲张需改善静脉回流。
日常需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静脉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治疗,静脉曲张患者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出现下肢肿胀持续加重、皮肤破溃或发热时需及时就医,两类疾病均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