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脚臭可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使用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个人物品、饮食调节等方式治疗。脚气通常由真菌感染、足部多汗、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1、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及温和肥皂清洗足部,重点清洁趾缝等易积垢部位,洗后彻底擦干。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繁殖,保持干燥可抑制其生长。可选择吸湿性强的棉质毛巾擦拭,避免用力摩擦导致皮肤破损。若需长时间穿鞋,可随身携带吸汗鞋垫更换。
2、使用抗真菌药物确诊为真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能破坏真菌细胞膜,抑制其繁殖。用药需覆盖整个足部及趾甲边缘,持续使用至症状消失后1-2周。趾甲感染需配合口服伊曲康唑等药物。
3、穿透气鞋袜选择真皮或网面透气鞋款,避免合成材质密封鞋。棉质或抗菌纤维袜子能有效吸汗,需每日更换。运动后应立即更换潮湿鞋袜,可交替穿着不同鞋子以保证充分干燥。严重多汗者可选用含银离子的抑菌袜。
4、避免共用个人物品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毛巾等物品,公共场所尽量自备凉鞋。真菌可通过死皮和指甲碎屑传播,家庭内需定期消毒地板和浴室。治疗期间应将袜子与其他衣物分开洗涤,并用60度以上热水浸泡消毒。
5、饮食调节减少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这些可能加重多汗症状。适量补充富含锌元素的海产品、坚果等,有助于增强皮肤抵抗力。益生菌饮品可调节肠道菌群,间接改善免疫功能。每日饮水保持充足,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脚气患者应避免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瘙痒明显时可冷敷缓解。定期修剪过厚趾甲但不宜过短,修剪工具需专用并消毒。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减少摩擦,新鞋穿前可喷洒抗真菌粉末。若出现皮肤溃烂、渗液或发热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须及时就医。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必要时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