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肿手术通常不属于大手术,具体手术方式主要有刮除植骨术、病灶清除术、微创手术、内固定术、骨水泥填充术。
骨囊肿手术的创伤程度与囊肿大小、位置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刮除植骨术适用于较小囊肿,通过刮除病变组织后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材料,手术时间较短且恢复较快。病灶清除术针对范围较大的囊肿,需彻底清除异常组织并重建骨结构,术中可能使用钢板螺钉固定。微创手术通过关节镜或小切口完成,出血少且住院时间短,适合表浅部位的单纯性囊肿。内固定术多用于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情况,需联合使用金属器械稳定骨骼。骨水泥填充术常见于老年患者,利用骨水泥即刻填充空腔并提供力学支撑。
特殊情况下骨囊肿手术可能升级为复杂操作。侵袭性较强的囊肿需扩大切除范围并配合放疗,术后需长期随访。位于脊柱或骨盆的囊肿因解剖复杂可能损伤神经血管,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儿童患者手术需保护骨骺板,可能采用可吸收材料避免影响骨骼发育。复发型囊肿需二次手术并联合药物治疗,部分病例需定制假体重建功能。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直至骨质愈合,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饮食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度晒太阳促进骨骼修复。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康复期间可进行非负重性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