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一般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给他人,但存在少数特殊情况可能发生传播。尿路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
尿路感染通常属于内源性感染,细菌通过尿道逆行进入泌尿系统繁殖致病,这种传播方式不具备人际传染性。日常共用餐具、握手、拥抱等接触不会导致传染,患者无须隔离。多数情况下,免疫力正常的人群接触患者排泄物或分泌物后,只要及时洗手并保持个人卫生,感染概率极低。
当患者存在淋球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感染时,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给伴侣。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若直接暴露于患者尿液或分泌物,也存在理论上的接触传播风险。婴幼儿护理中若未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尿布,可能造成细菌间接传播。
尿路感染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个人物品,性传播高危人群需使用安全套。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多饮水促进排尿,减少细菌滞留。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或反复发作超过3次,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