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中毒可通过血清铁浓度检测、临床症状评估、病史追溯、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综合分析判断。铁中毒通常由过量补铁、误服铁剂、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呕吐、腹痛、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1、血清铁浓度检测静脉血检测血清铁浓度是确诊铁中毒的核心指标。急性中毒时血清铁浓度超过90μmol/L提示中毒风险,超过180μmol/L需紧急处理。检测需在摄入铁剂4-6小时后进行以避免假阴性,同时需结合转铁蛋白饱和度评估铁负荷状态。临床常用生化分析仪检测,需空腹采血以减少饮食干扰。
2、临床症状评估铁中毒典型表现为四阶段进展。初期1-6小时出现恶心、呕血、腹泻等胃肠刺激症状;6-24小时为潜伏期;24-48小时可能出现休克、凝血障碍等全身毒性反应;2-5周后或发生肝衰竭等迟发损害。儿童误服成人铁剂后2小时内出现呕吐即需高度警惕。
3、病史追溯详细询问近期铁剂服用史、意外误服情况及家族遗传病史。成人需关注长期补铁制剂或输血史,儿童重点排查误食彩色糖衣铁剂片情况。对育龄女性需排查妊娠期补铁过量,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患者需了解既往铁代谢指标。
4、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可发现胃肠内未溶解的铁剂片影,适用于早期疑似病例。CT检查能评估肝脾铁沉积程度,MRI的T2加权像对慢性铁过载有较高特异性。儿童误服后4小时内进行X线检查阳性率较高,但肠溶制剂可能不显影。
5、实验室指标分析除血清铁外需监测白细胞计数、血糖、电解质及肝功能。代谢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是特征性改变,转氨酶升高提示肝损伤。慢性中毒需检测铁蛋白、肝穿活检铁含量,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
怀疑铁中毒时应立即停用铁剂,避免摄入维生素C等促进铁吸收的物质。轻度中毒可口服磷酸盐结合剂,中重度需静脉注射去铁胺。慢性患者需定期放血治疗或使用铁螯合剂。日常需将铁剂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长期补铁者每3个月监测血清铁蛋白,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患者直系亲属应进行基因检测。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急诊洗胃并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