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可能会引起血尿。肾小球疾病是一类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血尿是其常见症状之一。
肾小球疾病导致的血尿通常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但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尿液颜色变化,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肉眼血尿则是指尿液颜色明显变红或呈洗肉水样,肉眼即可识别。肾小球疾病引起血尿的机制主要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中。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都可能出现血尿症状。
少数情况下,血尿可能并非由肾小球疾病直接引起。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的病变如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肿瘤等也可能导致血尿。这些情况下的血尿通常伴有其他特征性症状,如尿路感染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泌尿系结石多伴有剧烈腰痛,肿瘤则可能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出现血尿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确诊为肾小球疾病后,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制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免疫抑制治疗等措施。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