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发炎牙齿有点松动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牙周夹板固定、龈下刮治、拔牙等方式治疗。牙周发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洁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除邻面菌斑。选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细菌繁殖,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刺激牙龈,饭后及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治,清除龈上牙结石。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消炎,或口服甲硝唑片控制厌氧菌感染。伴有明显疼痛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急性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周袋,但需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全身性疾病患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病。
3、牙周夹板固定对于二度松动的牙齿,可采用纤维带或金属丝结扎固定。该方法能分散咬合力,为牙周组织修复创造稳定环境。固定期间需避免咀嚼硬物,定期复查调整松紧度。通常需维持4-8周,待炎症消退后评估牙齿稳固度。
4、龈下刮治通过超声刮治器清除龈下牙结石和病变牙骨质,平整根面消除细菌滋生环境。深度超过5毫米的牙周袋需配合翻瓣手术,彻底清创后使用骨粉填充骨缺损。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需使用抗敏感牙膏护理。
5、拔牙三度松动伴严重骨吸收的患牙需考虑拔除,防止炎症扩散累及邻牙。缺牙区可在炎症控制后选择种植修复或活动义齿修复。糖尿病患者拔牙前需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应监测血压。拔牙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避免干槽症发生。
日常应戒烟限酒,减少烟草对牙周血管的损害。增加维生素C摄入促进胶原合成,适量食用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使用软毛牙刷避免机械刺激,选择含硝酸钾的牙膏缓解敏感。建议每3-6个月复查牙周状况,妊娠期女性更需加强口腔护理。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或溢脓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