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阴道炎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抗菌药物、调节阴道微生态、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阴道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激素水平异常、免疫力低下、阴道菌群失调、不良卫生习惯等原因引起。
1、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月经期需及时更换卫生巾。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避免交叉感染。清洗时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阴道。不建议频繁使用阴道冲洗器,以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
2、使用抗菌药物细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等抗菌药物。念珠菌性阴道炎常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滴虫性阴道炎需口服甲硝唑片配合局部用药。混合感染需联合用药,所有药物均需完成规定疗程。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治疗。
3、调节阴道微生态可选用含乳酸杆菌的阴道栓剂恢复酸性环境。口服益生菌制剂帮助重建肠道和阴道菌群平衡。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配合使用益生菌。日常可适量摄入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补充益生菌。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阴道环境。
4、物理治疗红光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微波治疗通过热效应增强组织修复能力。臭氧治疗具有广谱杀菌和免疫调节作用。超声雾化可使药物均匀分布于阴道黏膜。物理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通常配合药物使用效果更佳。
5、手术治疗对于合并阴道壁息肉或囊肿者可进行切除术。严重阴道粘连需行分离术并放置防粘连支架。宫颈炎引起的反复感染可能需宫颈锥切术。所有手术均需在炎症控制后进行,术后需加强护理防止复发。绝经后阴道萎缩严重者可行阴道黏膜重建术。
慢性阴道炎患者应避免穿紧身裤和化纤内裤,减少使用护垫。饮食上多摄入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限制高糖食物。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避免游泳等可能感染的活动。定期复查阴道微生态,治疗期间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异常分泌物或瘙痒加重应及时就诊,不可自行中断治疗或重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