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可通过耳镜检查、颞骨CT扫描、听力测试、鼓室探查术、细菌培养等方法确诊。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中耳炎的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耳镜检查耳镜检查是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基础方法。医生使用耳镜观察外耳道及鼓膜情况,典型表现包括鼓膜穿孔、鼓室内白色鳞屑样物质堆积、肉芽组织增生等。耳镜检查可初步判断病变范围,但无法评估骨质破坏程度。
2、颞骨CT扫描颞骨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中耳及乳突骨质结构。胆脂瘤表现为中耳腔软组织影伴周围骨质侵蚀,可准确判断病变范围是否累及面神经管、半规管等重要结构。CT检查对手术方案制定具有关键指导价值。
3、听力测试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试可评估听力损失类型及程度。胆脂瘤型中耳炎多表现为传导性聋,气骨导差明显;若病变累及内耳则出现混合性聋。听力测试结果有助于判断病变对听力的影响程度。
4、鼓室探查术对于临床高度怀疑但影像学不典型的病例,可在全身麻醉下行鼓室探查术。术中直接观察中耳腔内病变,取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探查术兼具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但属于有创操作。
5、细菌培养对耳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确继发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常见致病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培养结果可指导抗生素选择,但对胆脂瘤本身诊断价值有限。
确诊胆脂瘤型中耳炎后应避免自行掏耳或冲洗耳道,防止感染扩散。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时可使用耳塞防止进水。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及CT,监测有无复发。出现眩晕、面瘫等并发症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