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一般是可以治好的,但需要规范用药和全程管理。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主要与药物敏感性、治疗方案规范性、患者依从性、免疫状态、并发症控制等因素相关。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治愈的关键。目前临床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通常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全程需要6-9个月。在药物敏感的情况下,坚持规范治疗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痊愈,痰菌转阴且病灶吸收。
少数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难度较大,需要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耐多药结核病需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周期可能延长至18-24个月。极个别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可能面临治疗失败风险,这种情况需要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结核菌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防止产生耐药性。注意隔离防护,咳嗽时掩住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皮肤黄染、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