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患者便秘可能由肠道炎症刺激、肠道菌群失衡、饮食结构不合理、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适度运动等方式缓解。
1、肠道炎症刺激慢性结肠炎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腹胀伴随排便困难,建议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
2、菌群失衡长期炎症破坏肠道微生态环境,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表现为排便不规律伴肠鸣音减弱,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必要时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3、饮食不当低纤维饮食和水分摄入不足是常见诱因。患者常见粪便干结伴排便费力,需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适量饮用西梅汁帮助通便。
4、药物影响部分止泻药或解痉药可能抑制肠蠕动。出现药物性便秘时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短期使用聚乙二醇4000散剂改善症状。
慢性结肠炎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