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一般能检查出脑梗塞,但早期脑梗塞可能无法通过CT明确诊断。脑梗塞的检查方式主要有CT平扫、CT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实验室检查等。
1、CT平扫CT平扫是脑梗塞的常规检查方法,发病24小时后可显示低密度梗死灶。急性期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细胞毒性水肿,CT表现为脑回肿胀、脑沟变浅。大面积脑梗塞可见明显低密度区,但发病6小时内CT阳性率较低。
2、CT灌注成像CT灌注成像能早期发现脑血流灌注异常,通过脑血流量、脑血容量等参数评估缺血半暗带。该方法对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价值较高,可显示发病2小时内的灌注缺损区,为溶栓治疗提供依据。
3、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脑梗塞最敏感,发病数分钟即可显示高信号病灶。磁共振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有助于鉴别新旧梗死灶。
4、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可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情况。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主要用于拟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能清晰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闭塞部位。
5、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代谢指标检测。凝血功能检查可发现高凝状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有助于排查心源性栓塞。这些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脑梗塞,但对病因判断有重要价值。
脑梗塞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