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常用的注射药物主要有阿替普酶、尿激酶、依达拉奉、丁苯酞、奥扎格雷钠等。脑梗塞的治疗需根据发病时间、病灶大小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溶栓、抗凝、神经保护等方案,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阿替普酶阿替普酶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该药能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可能增加脑出血风险,需严格筛查适应症。用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化。
二、尿激酶尿激酶为国产溶栓药物,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脑梗塞患者。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促进血栓溶解,价格相对较低,但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使用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禁用于近期有手术史或出血倾向者。
三、依达拉奉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适用于超溶栓时间窗或不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能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损伤。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和皮疹,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四、丁苯酞丁苯酞为新型脑保护剂,通过改善脑微循环和能量代谢发挥作用。适用于轻中度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可与溶栓药物联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五、奥扎格雷钠奥扎格雷钠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于预防血栓扩展和再形成。通常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禁用于有出血性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
脑梗塞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血糖在合理范围。恢复期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指标。家属需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预防跌倒和压疮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