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瘀滞性溃疡可通过伤口清洁、压力治疗、抬高患肢、药物辅助、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护理。下肢静脉瘀滞性溃疡通常由静脉高压、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下肢水肿、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经久不愈等症状。
1、伤口清洁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伤口清洗液轻柔冲洗溃疡面,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清除坏死组织后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保持创面湿润环境,选择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覆盖。
2、压力治疗穿戴医用弹力袜是核心护理措施,压力梯度应达到20-30mmHg。从足踝向膝部压力逐级递减,白天持续穿戴,夜间休息时脱下。严重水肿患者可先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待肿胀消退后再更换为弹力袜。压力治疗能促进静脉回流,降低溃疡复发概率。
3、抬高患肢平卧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15-20厘米,每日累计保持3-4小时。坐位时避免双腿下垂,可使用脚凳支撑。抬高体位能利用重力作用减轻静脉淤血,缓解下肢胀痛感,配合踝泵运动效果更佳。
4、药物辅助遵医嘱口服迈之灵片或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张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软化皮肤硬结,合并湿疹需联用地奈德乳膏控制炎症。中药制剂如脉络舒通丸也有辅助疗效。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站久坐,每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肌肉泵作用。控制体重减轻下肢负荷,戒烟以防血管痉挛。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限制高盐食物预防水肿。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忌穿紧身裤或高跟鞋。
护理期间每日观察溃疡大小、渗出液性状及周围皮肤温度变化,若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或发热需及时就医。长期护理需坚持压力治疗和运动锻炼,睡眠时保持下肢抬高10-15厘米。合并糖尿病或动脉硬化患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每3个月复查下肢静脉彩超评估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