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确诊依据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1、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超声检查是首选的筛查方法,能够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判断其性质。CT和MRI检查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增强CT和MRI还能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2、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甲胎蛋白AFP是最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升高。对于AFP水平升高的患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高度怀疑原发性肝癌。其他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DCP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3、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原发性肝癌的金标准。通过肝穿刺活检获取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对于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无法确诊的病例,组织病理学检查尤为重要。肝穿刺活检虽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但在必要时是确诊的关键步骤。
原发性肝癌的确诊需要综合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血清AFP水平升高提示可能为原发性肝癌,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