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辅助改善症状,主要干预方式包括益气摄血、清热凉血、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等治法,但需结合西医治疗控制急性出血风险。
1、益气摄血针对脾不统血证,常用归脾汤加减,含黄芪、白术等药材,可改善乏力、皮下瘀斑。需监测血小板计数,严重出血时仍需输注血小板。
2、清热凉血血热妄行证选用犀角地黄汤化裁,含生地黄、牡丹皮等,适用于皮肤紫癜鲜红伴发热症状。需排除感染性紫癜后方可使用。
3、滋阴养血阴虚火旺证常用知柏地黄丸配合二至丸,含女贞子、旱莲草等,改善五心烦热症状。需持续用药3个月以上观察疗效。
4、活血化瘀血瘀证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含丹参、三七等药材,适用于紫癜色暗、月经夹块。活动性出血期间禁用活血类药物。
中医治疗需在血液科监测下进行,急性血小板低于20×10⁹/L或内脏出血时,应立即采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西医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