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导致血小板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输血支持、暂停化疗等方式改善。血小板减少通常由骨髓抑制、药物毒性、营养缺乏、免疫破坏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促进血小板生成。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减少出血风险。
2、药物治疗可能与化疗药物直接损伤巨核细胞有关,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氨肽素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3、输血支持当血小板低于20×10⁹/L时,可能与免疫性血小板破坏有关,伴随牙龈渗血、血尿等症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
4、暂停化疗严重血小板减少时需评估化疗方案,可能与骨髓储备功能差有关。可考虑延迟化疗周期或调整药物剂量。
定期监测血常规,避免剧烈运动和磕碰,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征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