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消炎药,需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消炎药通常指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滥用可能掩盖病情或导致耐药性。
小儿发热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如感冒、幼儿急疹等,这类情况抗生素无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可用于退热,但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细菌感染如中耳炎、肺炎等才需抗生素治疗,常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需完成全程用药。
部分特殊情况下需谨慎用药: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禁用退热药;有脱水风险患儿慎用布洛芬;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阿莫西林。若发热超过3天不退、出现皮疹或抽搐等,应立即就医。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区分感染类型,C反应蛋白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
发热期间应保证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适当减少衣物散热,避免捂热导致高热惊厥。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禁用酒精擦浴。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药物退热,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家长需记录发热时间、温度变化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