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损伤可能由外伤、感染、干眼症、化学灼伤、紫外线辐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佩戴保护镜、人工泪液、避免刺激物等方式治疗。
1、外伤眼角膜外伤多由异物划伤、撞击或锐器刺伤导致,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模糊。轻微擦伤可通过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严重穿透伤需紧急缝合。避免揉眼并及时清除结膜囊异物是关键预防措施。
2、感染细菌性角膜炎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毒性以单纯疱疹病毒为主,真菌性多见于农业外伤。典型症状为眼睑痉挛、脓性分泌物及角膜溃疡。需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细菌、抗病毒或抗真菌滴眼液,严重者需角膜移植。
3、干眼症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强会导致角膜上皮点状脱落,出现异物感、视疲劳。治疗需长期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重度患者可考虑泪小点栓塞术。保持环境湿度、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有助于缓解症状。
4、化学灼伤酸碱物质接触角膜后会引起蛋白质变性,碱性损伤更易向深层渗透。现场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后期使用胶原酶抑制剂延缓角膜溶解。严重烧伤需羊膜覆盖促进上皮再生,后期可能发生角膜白斑需移植。
5、紫外线辐射电焊、雪地反射等强紫外线暴露可致角膜上皮点状坏死,出现剧烈疼痛和暂时性视力下降。急性期用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佩戴防UV眼镜可预防。症状通常在24-48小时自行缓解。
角膜损伤后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游泳和化妆,外出佩戴防风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如胡萝卜、深海鱼等。恢复期间禁止擅自使用激素类眼药,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出现持续眼红、视力骤降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