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禁忌症主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颅内压增高、严重低血容量及患者拒绝配合等。椎管内麻醉需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避免操作风险。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可能导致硬膜外血肿,表现为术后下肢无力或排尿困难。需术前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必要时推迟手术或选择全身麻醉。穿刺部位存在皮肤感染或脊柱结核时,麻醉操作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随发热或脑膜刺激征。需彻底控制感染后再评估麻醉方案。颅内压增高患者如脑肿瘤或脑外伤,椎管内麻醉可能诱发脑疝,出现意识障碍或瞳孔变化。需通过影像学评估后选择替代麻醉方式。严重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椎管内麻醉会加重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骤降或心率增快。需快速补液稳定血流动力学后再考虑麻醉方式。患者精神异常或无法配合体位摆放时,操作中可能发生神经损伤,需充分沟通或改用其他麻醉方法。
椎管内麻醉前应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影像学检查,评估脊柱解剖结构。术后需监测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早期发现神经并发症。麻醉后保持平卧6-8小时,避免脑脊液漏引起头痛。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如麻木或肌力下降时需立即影像学排查。合理控制麻醉药物剂量,减少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高龄患者更需注意循环稳定,适当减缓给药速度。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加强血压监测,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