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一般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沉渣镜检、尿培养、尿糖等项目。
1、尿常规尿常规是最基础的尿液检查项目,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素、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等指标。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初步判断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尿常规检查通常需要留取中段尿,避免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
2、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检查用于测量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的排出量,有助于评估肾脏功能。正常人尿蛋白排出量较少,当尿蛋白定量超过150毫克/24小时时,可能提示肾脏疾病。尿蛋白定量检查需要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混匀后取部分送检,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蛋白饮食。
3、尿沉渣镜检尿沉渣镜检是通过离心沉淀尿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尿沉渣镜检可以发现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结晶等异常成分,对诊断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有重要价值。检查前应清洁外阴,留取新鲜中段尿送检。
4、尿培养尿培养是将尿液样本接种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并鉴定病原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尿培养可以明确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尿培养检查需要严格无菌操作,通常留取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并在1小时内送检。
5、尿糖尿糖检查用于检测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是筛查和监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正常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极低,当血糖超过肾糖阈时,尿糖可呈阳性。尿糖检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糖尿病,但需注意某些药物、妊娠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尿糖阳性。检查前应避免高糖饮食,留取新鲜尿液及时送检。
尿检是临床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检查前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月经期检查,留取中段尿并及时送检。不同检查项目对尿液标本的要求可能不同,应遵医嘱做好准备工作。尿检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接受规范治疗。平时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憋尿,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