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体温37度属于正常范围,无须特殊处理。若伴有不适症状或体温持续上升,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衣着、监测体温、及时就医等方式应对。孕期发热可能与感冒、尿路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绒毛膜羊膜炎、中暑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酒精擦浴。可将退热贴贴于额头或后颈,室内保持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不建议冰敷或冷水浴,以免引起寒战反而升高体温。
2、补充水分每小时饮用200毫升温水或淡盐水,适当饮用鲜榨果汁补充维生素。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若存在妊娠剧吐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
3、调整衣着穿着纯棉透气的宽松衣物,及时更换汗湿的贴身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夜间盖被不宜过厚。避免使用电热毯或暖宝宝等持续发热设备。
4、监测体温每2小时测量一次腋温并记录,注意测量前擦干腋汗。观察是否伴随头痛寒战、尿频尿痛、胎动异常等症状。电子体温计使用前需校准,水银体温计需妥善保管。
5、及时就医体温超过38度或持续低热3天以上需就诊,伴有阴道流血、腹痛、胎动减少应立即急诊。可能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禁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需严格遵医嘱。
孕期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建议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适当食用西瓜、梨等清热水果。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注意防晒,居家可进行孕妇瑜伽等轻度活动。定期产检时主动向医生汇报体温变化情况,切勿自行服用中成药或抗生素。出现发热时优先选择物理降温方法,持续高热可能影响胎儿神经发育,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