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发病风险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1、中老年群体:
40岁后胰岛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抵抗加重,尤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时风险倍增。建议每年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
2、青少年群体:
1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青少年,与自身免疫损伤胰岛β细胞有关。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骤降,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肥胖青少年中发病率逐年上升。
3、妊娠期女性:
妊娠中后期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导致妊娠糖尿病。高龄孕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产后需持续监测血糖变化。
4、遗传高危人群:
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者发病风险增加3-5倍。这类人群应从30岁起加强筛查,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5、代谢综合征患者:
腹型肥胖伴血压、血脂异常者属于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通过地中海饮食、阻抗运动等方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降低60%的发病风险。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主食中粗粮占比不低于1/3,烹饪采用蒸煮方式替代煎炸。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保持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出现口干、多尿、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