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1.腹部X线平片 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①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②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③有时可见阑尾粪石;④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⑤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⑥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图7,8)。
2.CT检查 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阑尾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图9)。
3.超声检查 目前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此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有人报道临床典型病人即使超声检查为阴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二者均不肯定则宜观察。超声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可床边应用和值得普及推广的优点(图10,11)。
4.腹腔镜检查 应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但此法有下列缺点:①必须具备昂贵的腹腔镜;②必须在麻醉下在下腹部作小切口,虽然切口不大,但也是手术;③术者必须操作熟练以达到诊断目的而又不至引起并发症,不是一般医生可能完成;④无法在床旁进行;⑤不方便,有痛苦。因此只有非常必要时才采用此法,当AIDS病人(包括AIDS/HIV、抗癌化学治疗、应用大量激素治疗、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出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既不能等待观察以致病情加重,又不能盲目手术甚至误切正常阑尾,腹腔镜检查肯定诊断为一可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除非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否则无此必要。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阑尾炎专题:http://www.fh21.com.cn/waike/lwy/
阑尾炎术后可能留疤,疤痕大小与手术方式、个人体质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1、手术方式:传统开腹手术切口较大,术后疤痕较明显;腹腔镜手术切口小,疤痕相对较小且隐蔽。选择腹腔镜手术可减少疤痕形成。
2、个人体质:疤痕体质者术后疤痕增生风险较高,可能出现疤痕疙瘩或疤痕增厚。非疤痕体质者疤痕较浅且不易增生。
3、术后护理: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使用硅胶贴或疤痕膏等产品,有助于抑制疤痕增生;避免阳光直射伤口,防止色素沉着。
4、伤口处理: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就医处理,避免感染加重疤痕。
5、恢复时间:术后疤痕在3-6个月内逐渐软化,颜色变浅;完全恢复可能需要1-2年。耐心等待并配合护理,疤痕可逐渐淡化。
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蔬菜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如疤痕明显影响美观或功能,可咨询医生进行疤痕修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