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人员在1999年至2007年对近10万人展开了研究,其中一部分人有大量摄入叶酸的习惯。在这期间,1023人被诊断出患结肠癌。结果显示,在两年内人们摄入多少叶酸对罹患结肠癌的影响差别不大,但坚持大量摄入叶酸两年以上者,患结肠癌的风险明显降低。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癌症学会的维多利亚·史蒂文斯指出,不管是自然摄入叶酸,还是服用营养补充剂形式的叶酸,都具有预防结肠癌的功能。只要摄入的叶酸达到一定总量,即可降低罹患结肠癌的风险。
其他学者则认为这一发现尚存争议,因为目前至少已有一项研究表明,叶酸补充剂对结肠腺瘤的影响不明显,而结肠腺瘤是结肠癌的“前奏”。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肿瘤科结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喝酒后血压降低可能由酒精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脱水、肝脏代谢异常、低血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水分、监测血糖、调整饮酒习惯等方式缓解。
1、酒精扩张血管:酒精进入体内后,会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导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随之降低。这种情况通常是一过性的,随着酒精代谢,血压会逐渐恢复。建议饮酒时控制量,避免过量。
2、抑制交感神经:酒精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从而减少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下降。长期饮酒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建议适量饮酒,避免频繁刺激。
3、脱水:酒精具有利尿作用,饮酒后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血容量减少,进而引起血压下降。饮酒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如饮用温水或电解质饮料,避免脱水加重。
4、肝脏代谢异常:长期饮酒可能损害肝脏功能,影响酒精代谢,导致血压波动。肝脏功能异常还可能伴随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减少饮酒频率和量。
5、低血糖:酒精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同时伴随血压降低。饮酒时建议搭配适量食物,避免空腹饮酒。
日常生活中,饮酒后应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帮助肝脏代谢酒精。运动方面,建议选择轻度活动,如散步或瑜伽,避免过度劳累。若血压持续降低或伴随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