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便潜血阳性通常提示消化道存在出血,可能是溃疡、炎症或肿瘤等疾病的表现,需结合胃肠镜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包括药物止血、抗炎或手术切除病灶,同时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1、消化道溃疡是便潜血阳性的常见原因,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治疗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同时服用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促进溃疡愈合。
2、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也可能导致便潜血阳性。治疗以抗炎药物为主,如5-氨基水杨酸制剂美沙拉嗪,严重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控制炎症,必要时需进行生物制剂治疗。
3、消化道肿瘤是便潜血阳性最需警惕的原因,结直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便潜血阳性。确诊需依靠胃肠镜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能需要辅助化疗或放疗。
4、其他原因包括痔疮、肛裂等肛门疾病,以及服用抗凝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治疗痔疮可使用马应龙痔疮膏等外用药,肛裂可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药物引起的出血需调整用药方案。
5、饮食调理对便潜血阳性患者很重要,建议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有助于止血。
便潜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存在出血,可能是从轻微炎症到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胃肠镜检查明确病因,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