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大动脉炎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控制症状,但无法完全治愈,需长期管理。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1、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和感染有关。炎症导致血管壁增厚、狭窄或闭塞,影响血液供应,引发头痛、眩晕、视力下降等症状。
2、药物治疗是控制大动脉炎的主要手段。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迅速减轻炎症,但长期使用需注意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和环磷酰胺可减少激素用量,降低复发风险。生物制剂如托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对难治性病例有效。
3、手术治疗适用于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血管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部位,支架植入术可维持血管通畅,旁路手术则通过搭建新的血流通道改善供血。
4、生活方式调整对疾病管理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吸烟,保持健康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血管状况。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活动。
5、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大动脉炎患者可能因长期治疗和症状困扰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可帮助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大动脉炎虽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正常生活。定期随访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是长期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