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新生儿换血疗法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或溶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需严格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操作安全。换血疗法通过置换血液中的异常成分,降低胆红素水平或清除致敏抗体,预防核黄疸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需评估患儿病情,准备合适的血液制品,操作中需注意无菌技术,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患儿反应。
1、治疗前评估:换血疗法前需全面评估患儿的病情,包括胆红素水平、溶血指标、血型及抗体筛查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换血治疗,并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血液制品需与患儿血型匹配,避免输血反应。同时,需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确保其能够耐受治疗。
2、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换血疗法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避免感染。治疗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换血速度需根据患儿的体重和病情调整,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不良反应。操作中需注意血液制品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影响治疗效果。
3、治疗后观察:换血疗法后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包括黄疸程度、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等。治疗后可能出现低钙血症、低血糖、贫血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若患儿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皮肤苍白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措施,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前需全面评估患儿病情,操作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家长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确保患儿安全。若患儿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