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通常不严重且可以治愈。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黄疸等。治疗以休息、营养支持和症状缓解为主,多数患者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康复。
1、甲肝的病因与传播途径
甲肝主要通过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中,通过不洁的手、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或食用未煮熟的海鲜也可能导致感染。
2、甲肝的症状与诊断
甲肝的潜伏期通常为2-6周,早期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腹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尿液变深和大便变浅。诊断主要依靠血液检测,检测甲肝病毒抗体(IgM抗-HAV)可确诊。
3、甲肝的治疗方法
甲肝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支持性疗法为主:
- 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腐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 药物治疗:针对症状使用药物,如止吐药、退烧药或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
4、甲肝的预防措施
预防甲肝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
- 接种疫苗: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最有效的方法,建议高危人群(如旅行者、食品从业者)接种。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确保饮用水安全,饭前便后洗手。
-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水源污染。
甲肝虽然可能引起不适,但通常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预后良好。通过及时治疗和科学预防,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如果出现疑似甲肝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