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脂肪液化后是否缝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外科医生会评估液化的程度、范围及感染风险,决定是否缝合或引流。伤口无明显感染、液化范围较小且渗出不多时,可以在彻底清创后缝合;若液化严重、渗出较多或存在感染风险,则不缝合,放置引流条促进分泌物排出。
1.脂肪液化的原因:脂肪液化多发生于肥胖患者或手术过程中电刀使用过多,导致脂肪组织因热损伤或血供不足而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液化现象。患者术后伤口渗出淡黄色液体,无明显脓液或异味,但伤口愈合延迟。
2.缝合处理方式:对于脂肪液化范围较小、渗出不多的伤口,医生会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并冲洗伤口后缝合。缝合后可加压包扎,减少渗出,促进愈合。若渗出较多,可放置引流条,避免积液引起感染。
3.不缝合处理方式:当脂肪液化范围较大、渗出较多或存在感染风险时,医生通常选择不缝合,彻底清创后放置引流条,持续引流渗出液。每日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术后护理:患者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牛奶、鱼类和新鲜蔬菜水果,促进伤口愈合。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处理方式。
5.预防措施:术前评估患者肥胖程度,术中尽量使用低温电刀,减少对脂肪组织的热损伤;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早期发现脂肪液化迹象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脂肪液化的处理应个体化,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缝合或不缝合,术后护理和感染预防是促进愈合的关键。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确保伤口顺利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