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主要包括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压迫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腰部疼痛
腰椎骨质增生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部疼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酸痛,尤其在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疼痛可能向臀部或下肢放射,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以及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
- 物理治疗:热敷、电疗、超声波治疗等可缓解疼痛和僵硬。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坐姿,适当进行腰部锻炼(如猫式伸展、桥式运动)。
2、腰部僵硬
腰椎骨质增生会导致腰部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僵硬感可能伴随活动受限,影响弯腰、转身等动作。
- 药物治疗:可短期使用镇痛药或外用药物(如扶他林软膏)。
- 物理治疗:推拿、按摩、针灸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僵硬。
- 运动建议:每天进行腰部拉伸运动(如侧弯、旋转),增强腰部柔韧性。
3、神经压迫症状
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时,可能出现下肢麻木、刺痛、无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行走。
- 药物治疗: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或短期激素治疗。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压迫神经的患者,可考虑椎管减压术、椎间盘切除术或椎体融合术。
- 康复训练: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如核心肌群锻炼(平板支撑、仰卧抬腿)。
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药物、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