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应低于8.5毫摩尔/升,血糖监测需结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综合评估。
1、诊断标准:
根据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餐后两小时血糖≥8.5毫摩尔/升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该阈值设定基于大规模临床研究数据,超过此值可能增加巨大儿、早产等妊娠并发症风险。
2、监测意义:
餐后血糖反映胰岛素β细胞储备功能,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糖代谢异常。定期监测能早期发现糖耐量受损,避免持续高血糖对胎儿器官发育的不良影响。
3、影响因素:
检测结果受饮食结构、运动量、采血时间等因素干扰。建议检测前3天保持正常碳水化合物摄入,采血前静坐避免活动,严格在进食第一口后两小时准时采血。
4、异常处理:
单次超标需复查确认,连续两次异常需进行医学营养干预。优先调整膳食纤维与优质蛋白比例,控制精制糖摄入,分餐制每日5-6顿有助于平稳血糖曲线。
5、动态监测:
确诊孕妇应每周至少监测4次血糖谱,包括空腹及三餐后两小时值。使用血糖仪时需定期校准,指尖血检测结果较静脉血可能偏高10%-15%,临界值需通过静脉血复查确认。
妊娠期血糖管理需贯穿整个孕周,建议每日保证30分钟散步等有氧运动,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杂粮饭,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每周记录体重增长曲线,整个孕期增重控制在10-12公斤为宜。出现多饮多尿或反复超标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调整降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