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发热可能由创伤性炎症反应、术后感染、干槽症或全身性反应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加剧或低热等症状。
1. 创伤性炎症拔牙造成的组织损伤会触发机体炎症反应,释放前列腺素等致热原,可通过冷敷缓解肿胀,无须特殊用药。
2. 术后感染口腔细菌侵入创口可能导致感染,伴随化脓或持续高热,需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 干槽症血凝块脱落使牙槽骨暴露引发骨髓炎,典型表现为剧烈放射性疼痛,需清创后填塞碘仿纱条并配合克林霉素治疗。
4. 全身反应部分患者因应激反应出现短暂低热,可能与免疫应答或脱水有关,建议补充电解质溶液并监测体温变化。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若体温超过38.5℃或发热持续3天以上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