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症状及治疗
1、肾结石的分类
肾结石包括肾盂结石和肾盏结石。
2、肾结石的症状
血尿是常见症状之一,一般有显微镜下血尿。当结石在上尿路移动时,可引起尿路粘膜创伤而出现“洗肉水样”血尿;疼痛是另一常见症状,可有肾区胀痛,隐痛、钝痛和绞痛等,肾绞痛是突然发生的刀割样剧痛,患者呻吟不止,辗转不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肾结石的治疗方法
①保守治疗
适合于直径小于0.6cm的结石,且没有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肾结石患者。采用大量饮水、中药排石、适度运动等方法帮助结石自行排除。伴绞痛者采用止痛、解痉等。合并感染者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由于肾结石必须通过输尿管才能自行排出,所以其自行排出的可能性同输尿管结石。
②体外冲击波碎石(简称:ESWL)
A、原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
B、优点:是不需麻醉、不需手术,不需住院,在门诊即可接受治疗。
C、缺点:是对于体积较大,较复杂的结石效果不佳,多次治疗后肾脏有损伤。由于体外冲击波击碎结石的同时对肾组织也产生损害作用,所以两次ESWL治疗间隔时间应大于一周。小于三次治疗的肾组织损害可以完全修复,治疗的次数越多对肾组织的损伤越大。因此总治疗次数最好掌握在三次以下。
D、适应症:ESWL适合于直径小于2.0cm的结石,且没有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肾结石患者。对于直径小于2.0cm的肾中上盏结石,ESWL治疗的排尽率为90%。对于下盏结石,<1cm者,排尽率为63%;1-2cm者,排尽率为26%;>2cm者,排尽率为14%,下盏结石ESWL的总排石率为37%。对于肾盂结石,<2cm者,排尽率>90%。
E、对于>2cm的各种肾结石(包括各种肾盏结石和肾盂结石)和肾鹿角型结石,不适合用ESWL治疗,这是因为
①ESWL治疗后的结石排尽率很低,<30% 。
②如果用ESWL治疗这类患者,需在治疗前放置输尿管导管。
③由于结石体积较大,这类患者往往需要重复ESWL治疗多次,也可能还不能排出结石,最后还是用PCNL(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
④由于结石体积较大,ESWL治疗后的大量碎石进入输尿管形成石街,造成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绞痛反复发作,结石长期存在造成肾积水,损害肾功能。
⑤如果形成输尿管石街,往往需要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才能解除石街。
⑥多次反复EWSL治疗,加重肾组织的损害。>2的肾结石适合用PCNL(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由于胱氨酸结石的物理性质,冲击波不能将其击碎,因此ESWL不适合胱氨酸结石的治疗。其它种类的结石患者均可接受EWSL治疗。
总之,ESWL对肾结石的治疗是有选择的,不是适合所有的病人。但是有一些非正规医院为了追求利益,无选择的对体积较大的肾结石多次反复治疗,不仅没有治愈肾结石,反而造成了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甚至达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这一点请大家注意。
③经皮肾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英文缩写PCNL)
A、原理:是通过经皮肾穿刺造瘘所创建的通道,经X线荧光透视监控,在内腔肾镜直视下借助碎石和取石器械达到去除结石,解除梗阻的一种技术和治疗手段。
B、优点:PCNL属于微创外科技术,皮肤切口小于2cm,具有取石成功率高,痛苦小,并发症少,适应症广等优点,是体积较大肾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手术器械和外科技术的进步,这一技术进入了“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时代,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由于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成功临床应用,其适应症不断扩大,凡是不能通过保守和ESWL治疗的肾结石,几乎都可以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
C、适应症:其主要适应症是>2cm的各种肾结石(包括各种肾盏结石和肾盂结石)和肾鹿角型结石,并且能同时处理上尿路畸形、狭窄等病变。PCNL对肾盂结石、肾盏结石和大体积的鹿角型结石取净率很高,>90%。但对于<1.5cm的单发肾结石,不推荐PCNL治疗,因为对于这类结石,ESWL治疗排尽率很高,用PCNL并不划算。不论结石大小,一般不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
④开放手术取石术
由于有了ESWL和PCNL等技术的出现,传统的开放取石手术几乎已被淘汰。和ESWL和PCNL等微创技术相比,这些开放手术对身体的创伤大,痛苦多,并发症多,对肾功能的影响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目前开放手术只适合很少一部分病人,如无功能结石性脓肾、结石合并癌症,或微创技术治疗无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