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室扩大。脑脊液循环障碍发生在脑室系统或第四脑室出口处,导致阻断近端的脑室系统扩大,称"阻塞性脑积水"多见于先天性脑发育畸形或炎症性粘连及长在脑室内或邻近的室管膜瘤和胶质瘤。脑积水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儿童还可以出现智能发育不全、
癫痫等。临床表现与一般的颅内压增高完全相同,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原发疾病的症状。成年后较晚起病的一类交通性脑积水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记忆减退,智能障碍,常伴起步困难,拖曳步伐,行走不稳和尿失禁又称"正常压力"脑积水或低压性脑积水。
脑积水分为梗阻性脑积水及交通性脑积水,前者占多数。目前脑积水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即用一根硅胶管连接脑室与腹腔,使"积水"流入腹腔吸收,该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脑积水,但大量的临床统计表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并发症较高,发生率近50%,如分流管堵塞、脱落、断裂、颅内感染、腹腔感染、腹部不适等,很多病人常需二次甚至多次手术,且随着患儿的身体增高,需要不断的调整分流管的长度,给病人带来更多痛苦及经济负担。近年来国际上公认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经脑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手术,即通过一根直径仅为一支香烟的几分之一的内镜深入脑室内,在电视监视下,在第三脑室的底部打一个直径约0.5cm的孔,"积水"从该孔流出,从而解除脑积水,其优点为创伤小、疗效好、可避免反复手术,更加符合生理学要求。一般而言,手术前需要进行同位素检查,若证实为梗阻性脑积水就可行脑内镜手术。由于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国内仅有少数大医院能开展此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