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超过28周通常不建议终止妊娠。我国法律规定,非医学需要的妊娠终止手术需在妊娠14周内进行,特殊情况需由两名以上医师评估确认,主要影响因素有胎儿发育阶段、孕妇健康状况、法律法规限制、医疗技术条件及伦理考量。
1、胎儿发育阶段:
妊娠12周后胎儿器官基本形成,28周后存活率显著提高。此时终止妊娠需采用引产术,可能对孕妇身体造成较大损伤,且涉及伦理争议。
2、孕妇健康状况:
若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或导致严重健康损害,如重度子痫前期、恶性肿瘤等,经医学评估后可考虑晚期终止妊娠。这种情况需提供三甲医院出具的医学证明。
3、法律法规限制:
依据母婴保健法及计划生育条例,妊娠14周后需提供医学指征证明,28周后除胎儿严重畸形或孕妇生命危险外禁止终止妊娠。不同地区具体实施细则可能存在差异。
4、医疗技术条件:
晚期妊娠终止需具备抢救早产儿的设备和资质,基层医疗机构通常无法开展。手术风险包括大出血、感染、子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5、伦理考量:
28周后胎儿已具备存活能力,涉及生命权等伦理问题。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需参与评估,确保决定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建议有避孕需求的育龄女性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如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宫内节育系统等。意外妊娠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孕早期可选用药物流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负压吸引术。流产后需注意休息,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个月禁止性生活。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