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先天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肢体畸形和运动功能障碍。治疗需结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矫正。
1、肌肉无力
先天小儿麻痹症患者常表现为肌肉无力,尤其是下肢。这是由于病毒破坏了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肌肉无力可能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影响患者的行走和日常活动。康复训练是改善肌肉无力的关键,包括物理治疗、水疗和功能性电刺激。物理治疗可通过拉伸和强化训练帮助恢复部分肌肉功能,水疗则利用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担,功能性电刺激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收缩。
2、肢体畸形
由于肌肉无力,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畸形,如足内翻、膝关节屈曲或脊柱侧弯。这些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加重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可通过矫形器或支具矫正畸形。例如,足内翻患者可使用踝足矫形器,脊柱侧弯患者可佩戴脊柱支具。对于严重的畸形,手术矫正是必要的,常见手术包括肌腱延长术、关节融合术和截骨术。
3、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是先天小儿麻痹症的核心症状,表现为行走困难、平衡能力差和精细动作受限。康复训练是改善运动功能的主要方法,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和手功能训练。步态训练可通过辅助器具如拐杖或助行器进行,平衡训练可通过瑜伽或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实现。药物治疗方面,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和神经生长因子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
先天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矫正的综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