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老年人睡眠不好可能与生理变化、慢性疾病、心理因素和环境干扰有关。改善睡眠可从调整生活习惯、优化睡眠环境、治疗基础疾病和缓解心理压力入手。
1、生理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结构发生改变,深睡眠减少,夜间易醒。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入睡困难。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白天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午睡,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2、慢性疾病: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病,这些疾病会引起疼痛、不适或夜间多尿,影响睡眠质量。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控制血糖、血压,使用止痛药物,可以有效改善睡眠。
3、心理因素:老年人常面临退休、丧偶、子女离家等生活变化,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失眠。家人应多陪伴,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4、环境干扰: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睡眠。建议营造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辅助工具,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老年人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身心健康,长期失眠可能加重慢性病,影响生活质量。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治疗基础疾病、缓解心理压力、优化睡眠环境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睡眠问题。如睡眠问题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