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恢复期需注意避免噪音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控制基础疾病、规范用药及定期复查听力。突发性耳聋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恢复期护理直接影响预后效果。
1、避免噪音刺激恢复期患者内耳毛细胞处于修复阶段,持续暴露于85分贝以上噪音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建议远离施工现场、KTV等高噪音环境,使用电器时调低音量,必要时佩戴防噪音耳塞。突发性耳聋后3个月内是听觉敏感期,尤其要避免突发性强声刺激。
2、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加重内耳缺血缺氧状态,影响神经修复。建议每日保持7-8小时深度睡眠,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环境保持黑暗安静。对于伴有耳鸣的患者,可采用白噪音辅助入睡,避免平卧位加重耳鸣症状。
3、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加剧内耳血管病变,需每日监测血压血糖。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需维持在7mmol/L以内。同时避免吸烟饮酒,防止尼古丁和酒精导致血管痉挛。
4、规范用药糖皮质激素是突发性耳聋的基础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需持续使用4-6周,使用期间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伴有眩晕者可短期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但青光眼患者禁用。
5、定期复查听力发病后1个月内每周进行纯音测听检查,之后每2-3个月复查直至听力稳定。测试结果需与前次对比,若连续两次检查显示听力无改善,需考虑鼓室注射或高压氧等强化治疗。日常可进行轻声语言识别自测,发现听力回退应及时就诊。
恢复期饮食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的食物,如糙米、菠菜等,有助于神经修复。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避免负面情绪影响自主神经调节。若出现眩晕加重、新发耳鸣等情况需立即就医,突发性耳聋后6个月是黄金康复期,系统的康复管理可使部分患者听力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