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注射治疗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两类。
1、胰岛素:
胰岛素是糖尿病注射治疗的核心药物,根据作用时间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起效迅速,适用于餐后血糖控制;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作用平稳,用于基础血糖管理。胰岛素需根据个体血糖波动规律调整剂量,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低血糖。
2、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良的药物,包括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赖脯胰岛素,以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这类药物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血糖控制更平稳,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
3、GLP-1受体激动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具有降糖效果显著、减轻体重等优势,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需注意胰腺炎风险。
4、预混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固定比例混合的制剂,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这类药物兼顾餐时和基础胰岛素需求,适合注射次数有限的患者,但调整剂量的灵活性较低。
5、双胰岛素类似物: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等新型制剂将基础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成分结合,能同时满足基础和餐时胰岛素需求。这类药物注射次数少,依从性高,但需要严格监测血糖避免剂量不足或过量。
糖尿病注射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选择药物,配合规律监测血糖。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注射部位应定期轮换避免脂肪增生,注意观察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出汗等。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