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基底腔隙性脑梗塞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类型,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小动脉硬化、微栓塞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轻度运动障碍、感觉异常或无症状。
1、高血压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引发直径3-15毫米的深部小梗死灶。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会加速基底节区穿支动脉闭塞。需严格控制血糖,可选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降糖药,配合神经保护剂如胞磷胆碱。
3、小动脉硬化脑小动脉壁脂质沉积导致管腔狭窄,常见于长期吸烟人群。表现为轻度步态不稳,需戒烟并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配合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
4、微栓塞心脏或颈动脉来源的微栓子阻塞终末小动脉,可能伴有短暂性黑矇。需排查房颤等病因,抗凝治疗可选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严重者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平衡训练,每3-6个月复查头颅MRI监测病灶变化,出现言语含糊或肢体无力加重应立即就诊。